问答

“开门红”之后,电影业依然难“翻篇”[电影]?

完美搭档 浏览量:0 | 2024-01-24 14:30
+关注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锌刻度(ID:znkedu),作者:黎炫岐,授权转载发布。

经历了三年困顿,一度陷入溃败的中国电影行业,似乎终于等来了“春天”。

据国家电影局数据,截至1月28日0时,2023年春节档以67.58亿票房收官,超越2022年成绩成为“史上第二”春节档。其中,《满江红》以26.06亿元票房成绩领跑,《流浪地球2》以21.64亿元票房位列次席,《熊出没·伴我“熊芯”》《无名》《深海》《交换人生》排在票房榜第三至六位。

而在微博、小红书、豆瓣等社交媒体平台,春节档电影的讨论热度也有增无减,相关话题更是频频登上热搜。

于是,被困于“寒冬”已久的电影业,从末端的影院到背后的影视公司,短暂松了口气。但“开门红”仅仅是一个回血时刻,要想摆脱“寒气”,彻底翻篇,或许还需更多耐心。

春节档“神仙打架”,影院起死回生

“今年春节看的电影比过去一年里我看的还多。”24岁的桃子在春节正式开始前就对今年的春节档期待已久,“一直有在关注《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的演员阵容和档期安排,也看了不少预告。”

桃子是电影爱好者,但在过去三年里,她走进电影院的次数屈指可数,“一方面是没有值得一看的电影,一方面是出行常常受限。”所以,春节七天假结束,桃子一共看了五部电影,“热门电影中,除了《交换人生》没去看别的都看了。其实影片内容质量暂且不论,走进电影院本身已经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也是想支持一下电影业。”

观众“桃子们”重回电影院,是电影业回暖的最直观的信号。而正如“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行业末端的电影院,则是最先感知到回暖的一环。

“前两年影院确实裁了不少员工,也有不少同事自己辞职,觉得影院没盼头了。但是今年从《阿凡达2》开始,我们就觉得快有转机了,影院又抓紧时间招了一些员工,开始为春节档做准备。” 刘成鸣(化名)是一所县城小影院的院线经理,他告诉锌刻度,“虽然预估到今年会有不少人返乡,所以三四线城市尤其是县城的影院上座率应该也不错,但没想到很多场次都能满座。”

要知道,县城影院的电影票也并不便宜,不少县城的电影票价已高达六七十元。即便如此,灯塔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一线城市票房占比为11.2%,基本与2018年春节档持平,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持续升高,首次超过五成。

过去三年,影院一直在等待这一刻。据公开数据,从2020年到2022年,分别只有204亿、472亿、300亿,12123家影院所产出的票房,回到2014年只有4918家影院的水平。此外,2022年上半年,全国影院上座率仅为6.5%。

于是这三年间,大部分影院以及院线公司,只有一个目标,“活下去”。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19年至今,国内影院相关企业共注销吊销3500余家,其中今年上半年便有426家。

最困难的时候,为吸引顾客,多数影城都曾推出了优惠票价。例如在2020年,首都电影院放映的《捉妖记》《夏洛特烦恼》《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鱼海棠》票价均为5元;北京大料国际影城则宣布,由于现阶段基本为复映影片,为回馈观众支持,所有上映影片票价均为4.9至15.9元。

为了生存下去,影城们开始尝试各种自救措施,成都莱纳星影城甚至曾推出“午休服务”,而万达影城则开始尝试剧本杀业务。

而2023年这场“开门红”,显然让徘徊在生死线的影院有了起死回生之力。

“县城影院影厅一般不多,我们就6个厅,但是之前2020年最艰辛的时候发不出工资,整个影院只剩下5个员工。冷清太久的电影院今年终于真正热闹了起来,之前上座率想上两位数都很难,今年大部分厅的上座率都在80%以上。所以这次春节档的成绩对于很多影院人来说都很重要。”刘成鸣表示,尤其是有段时间影放映场所原则上不售卖零食和饮料也影响了影院收入,现在也恢复了不少,“而且相较而言,县城影院《熊出没》非常受欢迎,因为小孩很多,而这也会增加零食饮料的销售。”

缺钱的影视公司,“抱团”回血

松了口气的不仅是末端的影院,还有电影背后的影视公司。

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春节档电影有超过80家公司(未去重)参与出品发行环节,这其中不乏上市电影公司不只参与一部春节档影片。作为出品方或联合出品方,中国电影参与了5部新片,除了是《流浪地球2》的第一出品方,还在《满江红》《熊出没·伴我“熊芯”》《无名》出品方之列。而光线传媒、猫眼娱乐和阿里影业也分别参与了4部新片。

据中国新闻网,根据目前国内的票房“分账”模式,电影票房收入要缴纳3.3%的税费和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除去这部分金额后,电影票房的91.7%为可用于分账的票房净收入,由此计算可知,今年“春节档”票房中有约61.97亿元可参与影院、院线公司、制片方和发行方的分账。所以在这61.97亿中,影院和院线公司可拿走约57%,约35.32亿元,余下部分则会被参与电影制作和发行的公司分走。制片方和发行方则会按照具体合作情况来进行分账,这意味着双方各自取得分账的比例不同,而这取决于合同约定。

而在播客《无聊斋》的节目“一部电影从拍完到上映中间还有多少步”中,在影视行业工作了十年的嘉宾卡卡曾提到,“全国正常一天能排50多万场,周五六日的上座率会稍高一点,按15%-20%上座率,票价平均30来算,两三天就能收回成本。”

具体到目前的票房前三来看,领跑的《满江红》由欢喜传媒、光线传媒、中国电影、开心麻花等11家公司主出品,抖音文化、金逸传媒、上海猫眼影业等10家公司联合出品。其中,作为第一出品方的欢喜传媒在1月26日盘中最高涨幅达25%,而#欢喜传媒商业版图#、#欢喜传媒曾与张艺谋签下6年长约#等话题也频频登上热搜。

图片来源:欢喜传媒财报

《流浪地球2》则由中国电影、郭帆(北京)影业、登峰国际主要出品,联合发行方有天津猫眼、上海淘票票等公司,联合出品方则包括阿里影业、融创未来文化娱乐、万达影视、上海华策电影、抖音文化、华谊兄弟等。

至于《熊出没·伴我“熊芯”》,和往年“熊出没”系列相比,2023年《熊出没·伴我“熊芯”》的出品公司数量也明显增加,出品方及联合出品包括华强方特、横店影视、中国电影、万达电影、华策影视等19家。

之所以有这么多家影视公司“抱团”,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去三年,影视公司一度陷入亏损困境,面对后疫情时代的一个春节档,不得不共担风险。据Wind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28家影视上市公司中有17家亏损,包括万达电影、金逸影视、华谊兄弟、上海电影、横店影视、唐德影视等。

另据公开信息,2022年上半年,欢喜传媒净亏损9720.6万港元,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电影净亏损1959.12万元,博纳影业净亏损1.51亿元,光线传媒净亏损9875.87亿元。

所以,元气大伤后,即便凭借春节档抱团“吸金”,这些影视公司也仍在“回血”阶段。

想“翻篇”,别太依赖档期效应

大概是为了续上春节档的热度,由翁之光执导,梁朝伟、郭富城主演的《风再起时》提档至2月5日元宵节上映。

此外,一批新片也已定档。目前,爱情片《不能流泪的悲伤》定档2月14日情人节;从春节档撤档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重新定档2月17日;《长空之王》《人生路不熟》《检察风云》也已经官宣定档五一档。

事实上,近年来,片方宁愿在档期上赌一把,也不愿意冒险进入平淡的档期,这种“档期依赖症”已经愈发明显,春节档、暑期档和国庆档,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无可替代的三大档期。但这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并不算健康。

一方面,档期内头部效应明显,竞争激烈,不少影片需要等到假期结束才能慢慢取得票房回报,影片扎堆也给院线排片提高了难度且常常引发争议,今年春节档也不例外;另一方面,档期外电影票房容易出现断崖式下跌。

据“8号风曝”,这三年来,除重要档期之外,其他时间都没有具备号召力的新片上映,让不少影院陷入了开门营业却没有观众的窘境。2022年春节档后,直到6月底才开始有《人生大事》和《侏罗纪公园3》上映,一定程度唤醒市场,4、5月则有许多影院经营者选择主动闭店歇业。

尤其是在这三年间,消费者的习惯也正发生改变。出门受限,国内院线上映影片数量减少,观众可选择的好片子并不多,票价还越来越贵,这些都让不少普通观众失去了去影院的动力,电影则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非必要”。而要想把他们拉回影院,让电影重回大众的日常生活,并不容易。

所以,今年电影业的“开门红”当然为整个行业注入了强心剂,但能否保持热度,真正让三年悲剧“翻篇”,还有待观察。

文章剩余50%

精彩推荐

RECOMMEND

热门评论

TOP COMMENTS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立即登录评论
分享到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