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哀牢山是“中国的百慕大”?迷雾来临向导也不敢轻易开车?

女性心理学 浏览量:0 | 2024-10-16 11:19
+关注

哀牢山是“中国的百慕大”?迷雾来临向导也不敢轻易开车?

1. 哀牢山景区设置有安全提示。

哀牢山是“中国的百慕大”?迷雾来临向导也不敢轻易开车?

2. 哀牢山景区,树木高大,雾气浓重。

哀牢山是“中国的百慕大”?迷雾来临向导也不敢轻易开车?

3. 哀牢山本地人、向导石头带记者进山。

哀牢山是“中国的百慕大”?迷雾来临向导也不敢轻易开车?

4. “哀牢山堵车”的话题一度登上热搜。 资料图

南方都市报消息,国庆假期,一段博主进山取颜料的视频,引爆了云南哀牢山的热度。这条被传成“中国的百慕大”“现实版云南虫谷”的神秘山脉,迅速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打卡。外界将哀牢山视作秘境,因此这一小众景点也成了主播们“探秘”的好去处。假期之后,仍有不少主播上山直播,私下他们还进行交流:今天播了吗?观众多不多?

近日,南都、N视频记者前往云南普洱实地探访哀牢山景区发现,与外界火热的讨论相比,当地各方的反应较为冷静。有居民表示,根本不知道身边这座山“火了”。多个部门也表现出较为谨慎的态度,多次发文强调哀牢山山脉、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和哀牢山景区的区别,明确游客探险的“界限”,并强调严禁擅闯。

在景区开民宿的石头与护林员徐文接待了一些前来徒步的游客。作为本地人,他们对哀牢山的走红感到开心,但希望大家能正确看待哀牢山。在石头看来,哀牢山既不像网传视频所呈现出的玄幻、恐怖、“吃人”,也并非不做准备便可跟风前往的热闹之地,“要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

爆火

颜料师发布进哀牢山采石视频

“国庆节假期,哀牢山旅行来了一亿人。”10月3日,有自媒体发出一则反映山路拥堵的航拍视频,配上这句描述,让这个边陲地带持续成为全网话题中心。当然,“一亿人”是夸张的说法,但对于哀牢山来说,这次承接的客流之大,已经突破想象。

蜂拥而至的人群,很多是怀着好奇甚至“探秘小众景点”的想法而来,却不料“英雄所见略同”。10月5日,“哀牢山堵车”一度登上热搜。

据统计,每年哀牢山景区及周边景点接待游客50余万人,今年国庆期间哀牢山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同比增长15%。

而吸引这波游客来打卡的,是一个原先只有几十万粉丝的、名为“山取”的网络账号,于9月28日发布的一段“工作记录”视频——自称“山取公司颜料师张俊杰”的男子,按照委托独自进入哀牢山,寻找蓝色的“异极矿”,并在视频结尾带走了一包蓝色碎石。

比他的冷门职业和罕见矿石更令人瞩目的,是人迹罕至的密林,以及采石过程中的惊险遭遇。再配上极具悬疑色彩的背景音乐,很快引爆网络。短短几天时间,“山取”已经暴涨600多万粉丝。

或许因为影响力过大,10月10日,南都记者发现,该账号已处于无法检索到的状态,但仍可通过链接进入主页,查看已发布的作品。

网红博主跟风策划,官方紧急制止

随着颜料师进山取材的视频广泛传播,哀牢山的“威名”正逐渐被解构。

在此之前,公众普遍认为,哀牢山是不可踏足的“神秘禁区”:央视知名科普栏目《走近科学》曾摄制过《哀牢山猝死迷雾》专题节目;2021年,4名专业地质调查人员在此不幸遇难,消息轰动全国。

而在民间传说中,哀牢山是数千年前古哀牢国的“界山”,更有所谓“瘴气弥漫”“野人出没”等形容,被称作“中国的百慕大”“现实版云南虫谷”……

而“山取”的视频,为人们进入哀牢山的可行性做了一种公开展示,于是胆大者便开始摩拳擦掌。一些网红博主也从中嗅到机会,跟风策划、包装。面对这股热潮,官方紧急踩下了“刹车”。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双柏县管护分局官方账号分别发布告知书,其中提到,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开展登山探险、穿越、游憩、拍摄等人为活动,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责任和经济损失自负,并可被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官方账号还发布了一份《访客须知》,其中写道,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进入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禁止任何人进入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的核心区。

另外,该辖区未开展参观、旅游活动项目,严禁擅自进入保护区开展各种徒步、健行、拓展运动、登山、探险、穿越、露营等活动。

冷静

当地人不知其走红,进山常带刀和旱烟

远离火热的互联网,南都记者眼前的哀牢山倒显得有些沉默冷清。

10月10日,在驱车5小时后,南都记者从云南昆明来到位于普洱市镇沅县和平镇的哀牢山风景区。伴着寒风细雨,哀牢山在层层云雾背后若隐若现。15℃左右的山间温度也让不少人穿上了厚外套。

一路上,南都记者随机询问多位当地人,是否知道哀牢山的爆火。令人诧异的是,他们竟然都表示不知情。有个拼车的大哥在听到南都记者的来意后,笑着说,“不就是座山嘛。”

而在另外一些人看来,网传的“神秘之境”,不过是他们嬉戏的乐园。

和南都记者同车的新平戛洒人陈良表示,哀牢山并非如网传的“骇人”,他小时候曾结伴进山游玩,“只要不去禁区就行。”据陈良回忆,那时候他和朋友们两三个星期进一次哀牢山,临近傍晚便会下山回家吃饭。

陈良说,进山的时候他们会拿一把刀,以防突发意外发生。此外,他还告诉南都记者,很多住在哀牢山附近的村民,会带一根旱烟进山,“蛇、熊那些动物闻到旱烟的味道就会跑开”,旱烟成为很多村民的“护身符”。

陈良口中的“村民”,正是云南的少数民族拉祜族人。据多位当地人介绍,哀牢山深处曾生活着很多拉祜族人,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随着社会发展,他们才逐渐走出森林,住到了城镇里。

民宿老板称很多视频主播进山直播

相比大多数本地人,哀牢山景区附近的民宿老板们,也许最能感受到这波互联网热潮。

接待南都记者的向导石头,在哀牢山生活了40多年,5年前他和妻子在和平镇开了家民宿。与南都记者见面时,石头刚从哀牢山结束直播出来。他告诉南都记者,这几天直播在线观看人数非常可观,账号粉丝也涨了不少。他想一鼓作气,把民宿的账号做起来。

石头自己对游客量的感知是,“今年人其实没那么多,还没有前两年多”。石头推测是因为天气,国庆期间哀牢山降雨不断,“往年我们民宿门口都堵车了,房间也早订完了。”

不过,民宿确实迎来了更多的视频主播。

10日晚,有主播向南都记者介绍道,目前哀牢山内部比较冷,仍然有一些人在山里直播,“我们就是拍拍植物给大家看”,还有主播在直播过程中被蚂蟥咬了三口。

民宿内,主播们不时交流着直播情况:今天播了吗?观众多不多?还有主播对南都记者称,“你来晚了,前两天主播更多。”但由于官方管制,不少主播遭到直播间关停甚至封号的处理。

实探

迷雾是游客进山会碰到的一大风险

11日上午,南都记者遵循管理规定,在石头的带领下进入哀牢山已开发景区金山垭口区域。由于山里的温度更低,南都记者穿上了棉服和毛裤。

石头带领南都记者步入的区域,属于哀牢山茶马古道景区、金山原始森林景区的入口处。一路上,南都记者看到了各式各样的花草果木以及菌类:例如野生板栗、蘑菇、黄连、紫茎泽兰等。还有很多已经倒下的树木,上面攀爬着厚厚的地衣与蕨类植物。

由于刚刚下过雨,地面湿滑,踏着松软的腐殖层,南都记者还不慎滑倒了一次。石头说,山坡斜度能达到80至90度。

对于网传骇人的哀牢山“瘴气”,石头向南都记者解释称,瘴气通常因动植物死亡后腐烂而产生,会让人喘不过气,但哀牢山并非如网传一般“令人窒息”,相反,开阔的景区内部氧气十分充足。

在石头看来,“迷雾”是游客进入哀牢山会碰到的风险之一。“风吹过来的时候,雾是一团一团的,有时能见度只有一米。”作为在当地生活了四十余年的本地人,石头在迷雾来临时也不敢轻易开车,“十公里的路线要走两个多小时”。

护林员称曾在哀牢山深处见过熊掌印

提到令网友们人心惶惶的“蚂蟥”,石头告诉南都记者,山蚂蟥与水蚂蟥不一样,吸饱了血就会走,并不会附着在动物身上。石头提醒游客可以穿中高帮的鞋子进行防护,也可以提前准备好盐,“蚂蟥嗅到盐的味道便会走开”。

受限于手机信号与体力,南都记者走了不到一公里便折返。从景区出来后,南都记者碰到了护林员徐文。出于工作需要,徐文曾进入哀牢山的保护区——也就是一般人禁止入内的区域。

“看不穿”,徐文如此形容哀牢山的更深处。

“保护区的植被其实和景区的植被类似,但是排列尤为密集,”徐文告诉南都记者,保护区植被分布错落有致,“乔木、灌木、草木、竹子,一层一层排下来。”

茂密的植被再加上浓密的白雾,徐文说,如果前后两排人进山,后排的人都看不见前排的人。

据徐文描述,他曾在哀牢山深处见过熊掌印,“很大一个,但当时我们五个人一起走,所以不怕。”此外,他还在深山里看到过西黑冠长臂猿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劝阻

“不要随便乱踩植物,更不要擅闯保护区”

如前所述,哀牢山山脉、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和哀牢山景区,并非同一概念。哀牢山山腰以上人迹罕至,不少区域被划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内禁止旅游。

虽然常人难以踏入森林深处,但仍可通过徒步项目探索哀牢山。

在石头的民宿里,南都记者见到了许多前来徒步的客人,他们大多穿戴着专业的登山装备,既有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也有户外运动爱好者。

11日,来自上海的游客陈先生,花了9个小时徒步四五公里,被蚂蟥咬得不轻。“哎呀,真是不得了了,蚂蟥还钻到了我衣服里面,吓死人,我从没看到过这么多蚂蟥。”陈先生告诉南都记者,他还在哀牢山里看到了蛇。被问到有没有立刻逃跑,他说,“当然是先拿手机拍照啦”。

也有云南本地的户外运动爱好者结伴进山。他们说,自己刚爬完高黎贡山,此行想看看哀牢山究竟有何不同。

谈及哀牢山在网络上走红,石头、徐文以及其他当地人都表示很开心——借助流量,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哀牢山,走进哀牢山,但他们也希望大众能正确看待哀牢山。

国庆假期虽然已过,徐文和同事们依旧穿着军大衣坐在茶马古道徒步路线的入口处。他告诉南都记者,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叮嘱进山游客注意安全,一旦出现意外,他们也会提供救助。“如果大家愿意来,我们都欢迎,但一定要注意安全,进山不要随便乱踩植物,更不要擅自闯入保护区。”

夜晚山中二氧化碳浓度高,危险

石头也多次向南都记者提到,“要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在他看来,哀牢山既不像网传视频所呈现出的玄幻、恐怖、“吃人”,也并非是不做准备便可跟风前往的热闹之地。

南都记者注意到,应急管理部官方账号发出紧急提示称,哀牢山地理环境极为复杂,山中雾气弥漫,尤其是在雨雾天气下,浓雾密闭的环境里晚上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人一旦长时间在山林中行走,有可能因为缺氧而失去意识,进而失温。

此外,哀牢山经过测量存在大地磁场强度异常的现象,导致指南针失灵,增加了迷路风险。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哀牢山成为一个对人类构成致命危险的地方。

近几日,石头接连收到数位游客的求助:同行伙伴在山里走丢了,急需找人。天黑路远,石头只得带人带工具进山寻客,好在迷路的游客们最终全都安全寻回。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民宿的楼梯间里,也摆着一块石头,上面写着仓央嘉措的一句诗:世间事除了生死,其它都是闲事。

原标题:哀牢山是“中国的百慕大”?迷雾来临向导也不敢轻易开车

编辑:吴光亮责编:张松涛审核:冯飞

文章剩余50%

精彩推荐

RECOMMEND

热门评论

TOP COMMENTS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立即登录评论
分享到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