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希望的田野丨红寺堡的“山海情” 铺就乡村振兴路?

泡妞三十六计 浏览量:0 | 2024-10-07 11:46
+关注

​1996年秋,酷爱读书的马慧娟辍学了,那年她16岁。面对未来,她充满了迷茫,坐在山梁上,她哭得一塌糊涂:“我可能以后再也没有机会走出大山了。”

两年后,1956年出生的徐彦斌来到移民集中点教书。眼见戈壁一片飞沙走石,徐彦斌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疑惑:人在这里究竟能不能生存?

为彻底解决宁夏南部山区的贫困问题,上世纪末,一场移民脱贫搬迁工程在宁夏红寺堡正式打响。作为宁夏红寺堡万千移民之一,二十多年过去,马慧娟和徐彦斌的命运连同红寺堡一起,发生了未曾预料的改变。日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走访基层社区,与同为移民的徐彦斌老人见面,交谈,一见如故。

希望的田野丨红寺堡的“山海情” 铺就乡村振兴路?

“拇指作家”马慧娟和徐彦斌。    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

一部宁夏史半部移民史

“一部宁夏史,半部移民史。”十个粗壮的红色大字悬挂在宁夏移民博物馆醒目位置,文字背后是一场有关奋斗的故事。

宁夏移民史贯穿了中国史:秦汉时期军事移民,唐宋时期党项人两次内迁,元代大规模政策移民,明清两代移民屯田。清代后期,气候变化,耕地沙化,居民再次迁移。

有记录显示,二十世纪移民开发之初,红寺堡原始植被破坏殆尽,森林覆盖率不足2%。年降水量仅为2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50毫米以上。电视剧《山海情》对这里曾有过这样的描述:“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沙石跑。”当地人说,跺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

为彻底解决宁夏南部山区的贫困问题,一场载入史册的移民脱贫搬迁工程在上世纪末打响。

1995年,宁夏将一份名为“扶贫扬黄灌溉工程项目”提交至全国人大,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该项目被列入国家“九五计划”。“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旨在借助一级级泵站等水利建设和其他配套措施,让黄河水“乘坐”四级“电梯”,扬高三百米,约100层楼高,流入这片“喊渴”的土地。

该工程预计投资30亿元,用六年时间,搬迁100万人口,开发200万亩土地,工程又被称为“1236工程”。这个工程的主战场正是宁夏地图对折的正中心:红寺堡。1996年5月11日,该工程在红寺堡举行奠基。1999年年底,第一批移民离开故土,来到红寺堡这片新家园。

1998年,1956年出生的徐彦斌选择来到红寺堡当小学老师。按照移民搬迁政策,徐彦斌分到了承包地。初到红寺堡,周围是一片沙丘。徐彦斌说,这里风大,沙也多。工人白天修好的水渠,晚上一阵大风刮过,次日水渠便填满了沙子。

早年的红寺堡就是一个巨型工地:这里没有像样的房子,都是简易房,标志性建筑是一座水塔。到1999年底,才有了第一个十字路口。

徐彦斌所教的班只有13个孩子。放学后,一个人时,徐彦斌跟附近放羊老汉闲聊。对自己的选择,他也曾产生过怀疑:“在这里,人究竟能不能生存?”

2000年,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扶持下,马慧娟和家人也搬迁到红寺堡。

1980年,马慧娟出生在宁夏西海固地区一个叫黑眼湾的小山村,这里距离红寺堡约200公里。西海固曾被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常年干旱少雨,黑眼湾全村十几户靠天吃饭,山大沟深,车辆难以抵达,出行只能靠毛驴。马慧娟记得,一年到头,土豆和粗粮吃得最多,青菜是夏天才能尝到的美味。

大山,隔绝了黑眼湾与外面的世界。

多年后,马慧娟写道:过去外面的人总说我们那里的人懒,我们自己也觉得是这样。直到后来,走出大山,我才意识到,是恶劣的生存环境剥夺了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

马慧娟从小就喜欢读书。5岁时,她从家中糊墙的报纸上学认字。小学二年级开始读连环画,四年级读隋唐演义……她喜欢阅读,有个文学梦,她渴望有天自己能走出大山,去看看书中外面的世界。

家中虽不富裕,但父母却很支持马慧娟读书。不过,初中毕业那年,自家的小麦生锈病,庄稼绝收,全家人吃饭都成问题,马慧娟被迫辍学,那年她16岁。

“我辍学了,坐在老家的山梁上,哭得一塌糊涂,想着可能以后没有机会走出大山了。”马慧娟回忆说。辍学回家,马慧娟接过了父亲的鞭子,每天赶着一对毛驴去犁地。她说,那时觉得,自己的梦想似乎已经跌进这片干旱的黄土里了。

希望的田野丨红寺堡的“山海情” 铺就乡村振兴路?

马慧娟用镜头记录过去。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

“闽宁协作”项目在荒原生根发芽

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贫瘠、水资源短缺”的贫困山区搬出来,是最后的选择。在“挪出穷窝、换掉穷业、拔掉穷根、改变穷貌”的口号号召下,23万群众从宁夏南部迁移至红寺堡,这里也逐渐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开发区。

与此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建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发挥作用。援建者中,以福建和宁夏共建生态移民点最为典型,他们为红寺堡修水渠、建房屋、平整土地、找项目、做对口帮扶……一个个“闽宁协作”项目在这片荒原生根发芽。

据统计,1996年以来,福建省累计安排“闽宁协作”资金54.82亿元,社会各界捐款捐物7.87亿元。截至2023年底,福建省共选派13批229名挂职干部,4200多名支教支医支农工作队员、专家院士、西部计划志愿者到宁夏帮扶。两省区共建闽宁产业园12个,打造建设闽宁乡村振兴示范村119个。在宁夏的闽籍企业和商户近6000家,带动就业10万多人。

福建泉州市晋江、德化、惠安3个市与红寺堡区先后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已累计开展援建项目240个,建成闽宁示范村18个。这里的工厂、学校、医院、文体场馆,到处都能看到福建的元素。

至今,当地人也在颂扬这份“山海情”:从东海之滨,到西北山塬,山海缘未了,山海情更深……

借助“扶贫扬黄灌溉工程项目”,一级级泵站也正式投入使用,黄河水被扬高三百米流入红寺堡荒原,一片片绿洲开始逐渐形成,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

2000年,20岁的马慧娟结婚。那年,她搬迁到了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离开了大山,马慧娟一家人仿佛进入了新世界。多年后,她写道:“生态移民搬迁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我的心也跟着搬出了大山。”

依靠“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引来的黄河水,马慧娟一家人在红寺堡承包了8亩水浇地。除了种田,马慧娟有了更多在家门口挣钱的机会:摘枸杞、摘西红柿、在附近蔬菜大棚务工,最少一天也能挣8块钱。 “钱虽不多,但大家有了希望,不用整天啃馍馍了。挣的钱不仅能给家里添个菜,还能给孩子买个吃的。”

马慧娟说,农民的幸福与快乐很简单:今年庄稼能丰收、家里牲畜能产仔、过年能给孩子买个新衣服……

从“天上无飞鸟、地上砂石跑”到“平地起高楼、沙漠变绿洲”。生活的改变,让马慧娟那颗曾经干瘪的文学梦想的种子开始萌发新的生机。2008年,她花500元买了人生第一部手机。2010年,她开始尝试用手机在网上写作。干农活的间隙,她在写;做完家务,她在写;夜晚一个人独处,她还在写。

有人问:一个农村妇女,为何热衷于读书写作?马慧娟在报告文学《走出黑眼湾》里这样回复:“这样的话,在刚开始读书写作的时候,我听得太多,甚至有时候我都问自己:读书写作有什么用?但最终,我推翻了这句话,读书写作不是为了有用,而是为了慰藉自己孤独的灵魂。”

生活的变迁是她最大的灵感,更是她的创作源泉。她的笔下,有一起务工的姐妹、有望断归乡的老奶奶、有农村生活的酸甜苦辣、有那片土地上的人生百态……

从QQ空间、到给杂志投稿,再到出书,十多年来,她坚持写作,先后按坏了13部手机的按键,写了300多万文字。在《黄河文学》《朔方》等杂志上,她先后发表了40多万字的作品。至今,她已出版《溪风絮语》《出路》等七本书。因写作多采用手机,她也有了“拇指作家”的称号。

作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见证者和亲历者,马慧娟用自己的经历和身边人的故事写成了报告文学《走出黑眼湾》:从万千搬迁移民中,马慧娟采撷了十多个人的故事,讲述了中国农民扶贫搬迁背后的琐碎、无奈、改变和惊喜。从这些小人物搬离故土的曲折人生,展现了农民憨厚朴实、百折不挠与命运抗争的精气神。

马慧娟认为,人活着,总要留点痕迹。

希望的田野丨红寺堡的“山海情” 铺就乡村振兴路?

宁夏移民博物馆。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 

红寺堡探索乡村振兴新征程

荒原上筑新城!20多年里,红寺堡从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到如何走好乡村振兴新征程。对此,当地还在探索、推进。

马慧娟认为,根子在文化。

一次,马慧娟问刚脱贫的农民:“大家的文化生活是什么?”对方答:“我们农民,种好地、喂好牛就可以了,文化这个事情,是文化人操心的事情,和我们有啥关系?”

但在马慧娟看来,如果没有文化,就像只长庄稼的土地,终究是“贫瘠”的。就如最初的红寺堡,对待子女教育问题,马慧娟听到最多的话是“念书这个事情,念不成就算了”。

在她看来,母亲的见识、格局和素养,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更会影响未来的红寺堡。

她常常会告诉身边姐妹,“我们不能只‘顶半边天’,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你不仅是‘谁的媳妇、谁的妈’,要更多地做自己。”在红寺堡,马慧娟成立了“泥土书香读书社”。多年来,它不仅成为了一个学习、交流平台,更是一个普法宣传的平台。

在读书时,马慧娟会告诉大家什么是民法典?什么是反家庭暴力法?什么是家庭教育促进法……一句句口传心授,当地人开始懂得,自家承包地交给别人代耕,要签合同;人要富,必须要不断奋斗……

如今,马慧娟还在用手机在快手平台记录有关红寺堡的短视频,“拇指作家马慧娟”也让她成为了网络名人。

2018年,时年38岁的马慧娟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如今69岁的徐彦斌笑着说,从一名农民到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的故事是传奇。

马慧娟说:“我只是赶上了好时代。如果没有移民搬迁,我就走不出大山;如果没有时代发展,我不可能重拾阅读和写作;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不可能走进人民大会堂。”

徐彦斌深有感触地说,西海固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写了很多人的命运,如同他自己。红寺堡已和其他城市的社区没有差别。社区不仅有庭院、花园,还打造了集健身活动、棋牌娱乐、图书阅览、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娱乐空间”。“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

徐彦斌说,他所在的兴建创业社区开办了“一家亲”社区快餐店,社区老人吃饭还打折,一天三餐只需15元,每天不重样。“共产党好,黄河水甜。因为党的好政策,因为黄河水的灌溉,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徐彦斌说。

马慧娟和徐彦斌的生活原本毫无交集,但两个人初次相见,聊得却很投机、熟络。谈笑间,他们发现,他曾经历的,她也曾遇见;她所感慨的,他也有着同样感受。同为移民,记忆中的细枝末节都格外相似:那些政策、那些场景、那些街道、那些人、那些事……一切都与我国最大易地生态移民搬迁的大事件有着紧密关系。

​​​​​​​​​​​​​​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

编辑:杨波责编:郎清湘审核:李洋

文章剩余50%

精彩推荐

RECOMMEND

热门评论

TOP COMMENTS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立即登录评论
分享到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