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见证历史的交通大动脉?

搭讪大师 浏览量:0 | 2024-09-29 12:19
+关注

新民大街、第一前线指挥所旧址……长春的很多地方都和解放有关,其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要数解放大路。西起解放立交桥,东至长春大桥,纵贯城市东西的解放大路,是每个长春人脑海中抹不去的历史文化符号。

吉林省长春市的解放大路原名“兴仁大路”,建于1933年,有着鲜明的历史印记。数十年过去,如今的解放大路已成为城市的交通大动脉,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时代的伟大变迁,写满了关于这座城市的变革。

见证历史的交通大动脉?

长春市解放大路焕发着新活力。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张莹  

一条路见证历史变迁

回顾长春解放70多年来的历史,纵贯城市东西的解放大路注定绕不开,它承载着几代长春人的记忆,也见证着几代人的奋斗故事。

“几代人在这里工作、生活过,包括很多的学者、专家。”史春义老人是土生土长的长春人,今年84岁,退休前在长春市文化局工作,他从小就生活在解放大路上,在这里成长、工作、退休。 他小的时候还经常去解放大路上的文化广场参加集会,如今家里的孩子就读的也是解放大路小学,这是一所建于1947年,有着70多年历史的老学校。

史春义说,刚建成的解放大路,仅仅是解放桥至人民大街的西段道路,这里曾是伪满洲国时期“八大部”所在地,周围有很多日伪时期建筑,现在成了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后,解放大路变化非常大,很多老房子基本都拆除了,重新建成了楼房。“大部分的伪满时期建筑都在解放大路与新民大街附近,也算是历史的印记,现在很多人来到长春,都会去这些地方看一看,了解那段历史。”

追溯解放大路的历史,不禁令人感慨万千。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地区。次年,日本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了伪满洲国,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考虑,决定把长春作为伪满洲国的国都,改名为“新京”,并妄图以此为中心,推行其殖民政策,控制整个东北。

1932年3月,日本人开始制定“新京”的城市规划,伪满政权利用东北的廉价劳动力和丰富的物质资源,加紧伪都城市建设。

据长春市城市规划展览馆资料记载,《新京都市计划》用地建设规模初定为1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50万人;1942年调整为2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100万人,其中现有市区面积为21平方公里。至1944年,长春城区实际建成面积达80平方公里,人口82万左右。东北沦陷期间,伪都“新京”总计建成主干道10条,次干道73条,巷间道143条,圆形广场10处;新建楼房43143栋,建筑面积774.5万平方米。

长春解放后,长春市政府将“兴仁大路”更名为解放大路,并将原吉林大路的大同大街至南关大桥段,一并称为解放大路。

据《长春市朝阳区地名志》记载:解放大路全长4864米,宽46米,是交通干道,车辆行人较多。此路分快慢车道和人行道,快车道两侧有树池,树池内和路两侧有高大白杨树......道路两侧单位有轻工业学校、省戏曲学校、省安装公司、市中级法院、地质学院、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基础医学部、省物资局、吉林大学、公路客运公司等。

见证历史的交通大动脉?

位于解放大路的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张莹  

学术殿堂地质宫

“大屋顶、两排树、圆广场、小别墅。”这是流传在长春的一个顺口溜,说的是长春的建筑特征。徜徉在解放大路和新民大街附近,最能体会到这句民谚概括当时建筑物细节的精妙之处。

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在长春建立了庞大的机构。解放大路、新民大街、自由大路附近,坐落着曾经伪满洲国的八大机构——伪满治安部、伪满司法部、伪满经济部、伪满交通部、伪满兴农部、伪满文教部、伪满外交部、伪满民生部,现在也被称为“伪满八大部”。随着时代的改变,大楼旧址没变,但职能都已改变,现服务于长春市民的方方面面。如位于新民大街与解放大路交汇处西南侧的伪满治安部旧址,其建筑于1936年8月31日开工建设,1938年10月31日竣工,现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门诊部。新民大街与解放大路交汇处东南侧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其建筑于1934年7月19日动工,1936年11月20日竣工,现在为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基础教学楼。

与“伪满八大部”的建筑形式有所不同,在解放大路上还有一座特殊的建筑——地质宫。

见证历史的交通大动脉?

初建时期的地质宫。      图片来源/房友良提供

长春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历史研究员房友良介绍,地质宫系利用伪满新宫廷政殿的地基建设的原东北地质学院的教学楼,是长春有史以来第一座采用高台基、大屋顶、古典彩饰手法设计的仿古建筑。

房友良介绍,伪满洲国成立后,溥仪的住所和临时“执政府”设在原吉黑榷运局内,但作为“皇帝”的居所稍显简陋,为此对原有的设施进行了改建,同时计划新建工程。1938年10月,伪满宫廷造营委员会完成了新宫廷的设计方案。在伪满洲国成立后的第六年,即1938年9月10日,“皇宫”开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1943年1月,整个工程被迫中止。“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倒台,整个‘皇宫’地面建筑除了政殿的地基外,只有围墙了。”房友良说。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家急需发展自己的地质事业。1951年8月,东北地质专科学校成立,由李四光任校长,一大批学者积极响应号召,陆续从全国各地汇集到长春。1952年,国家对地质学校进行大幅度整合,东北地质专科学校与山东大学地质矿物学系、东北工学院地质系和物理系的一部分调整合并,改建为东北地质学院。

新建的东北地质学院没有固定校舍,新教学楼就选择在之前伪满新宫廷政殿的地基之上建设。工程于1952年开始动工,由长春建筑工程公司负责施工,时称“308工地”,于1954年竣工。新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框架结构,占地总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是长春有史以来第一座采用高台基、大屋顶、古典彩饰手法设计的仿古建筑。大楼在1954年建成之后,因为是东北地质学院的教学楼,故名地质宫,并由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题字。几十年来,一代代地学大师相聚在这座地质宫,用尽毕生心血为她增色添瓦。

一篇吉林大学官方公众号发布的文章称:“凡是在地质宫里工作学习过的人都对这座敦厚、浑朴的建筑感情非凡,地质宫是他们凝聚力量的所在。”

见证历史的交通大动脉?

长春解放大路。   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张莹

解放大路焕发新活力

沿着解放大路漫步,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了历史的脉络上。史春义的邻居、今年83岁的邵霈业介绍,解放大路修建时就很宽阔,但有一些路段路面铺设的是方石块,路面并不平坦,两侧的建筑也并不多,更多的都是小土房。只有解放大路的西段建筑更现代一些,大多是机构单位,居民楼则分布在这些建筑的周边。

1953年发布的长春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显示,这个总体规划的范围为环城道以内,包括环城道周边地带,总面积200平方公里。规划机关区两处,其中就包括解放大路与新民大街交汇的机关区。

 “我从小在南关长大,就住在长春市的第一个小区。”邵霈业指着一份老地图告诉记者,解放大路最东端是长春老城的城门,老人们都叫这南关,在这里与解放大路交汇的亚泰大街,则是他原来的单位春城制药厂。

邵霈业住在南关附近的全安小区,这曾是长春的第一个居民小区。邵霈业回忆,原来老城区房子都是平房,家家都住火炕、烧炉子取暖。自来水公司在小区里设立了水龙头,用水还需要去公用的水龙头处买水。“当时家家户户都用大缸存水,一分钱打一桶水,用担子肩挑着回家,我们一家6口人,每两天就要打一次水。”邵霈业说,1986年平房拆迁,在原址建了7层高的楼房,约有四五千户,改造后,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住上了暖气房。“这在当年是非常气派的。”

邵霈业回忆,上世纪90年代以后,解放大路的道路两侧发生了巨大变化,道路越来越平坦,楼房越来越多。“尤其在2000年以后,这条路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周围出现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在地质宫投入使用后,地质宫前建成了文化广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这里一直是长春举行盛大集会的场所。“五一、六一、七一,各个重大日子,只要举办活动就定在文化广场。我读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去广场上玩,那里非常热闹,能容纳50多万人集会。1992年的长春电影节就在这里举办的。”史春义说。

1996年,长春市政府对广场进行了改造,移走了一些树,铺设了草坪,文化广场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利用。虽然近年来大型活动不在此举办,但目前这里仍是市民休闲、聚会的好地方,每日清晨及傍晚,有不少群众来这里锻炼,还有各种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

如今的解放大路又焕发着新活力。2021年,长春市对解放大路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涉及机动车道、慢性系统翻建、路灯更新、绿化提升、地下管线落地、公交站亭新建等。改造后,大幅提升了水、电、气、热能源的输送能力,达到“惠民生、保安全”的效果。同时,在解放大路安装了19处电子站牌,这是长春市首例智能电子公交站牌,也是长春首例室外低温电子产品,可应对-40℃的极端天气。采用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等技术,可以为候车乘客提供实时准确的车辆到站预报和多重信息发布服务。改造后的解放大路设施更完备,通行更顺畅,正以全新的姿态服务长春市民。

上游新闻记者 张莹

编辑:杨波责编:郎清湘,王蓉审核:冯飞

文章剩余50%

精彩推荐

RECOMMEND

热门评论

TOP COMMENTS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立即登录评论
分享到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