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消息,河南3岁男童被狗咬伤不幸离世一事有了新进展。5月15日,男童母亲樊女士告诉红星新闻,孩子被狗咬后接种了狂犬病疫苗,并注射了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但最终没有挽救生命,她质疑医院诊疗不规范导致狂犬病病毒未被中和清除。对此,南阳市疾控中心免疫科工作人员称,单位已介入此次狂犬病病毒免疫失败事件的调查。工作人员表示,自他接触免疫工作25年来,南阳市没有发生过狂犬病免疫失败事件,疾控中心已组成调查组,对该事件进行调查。
3岁男童被恶犬咬伤,即便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仍在18天后离世,这样的消息让人格外唏嘘,也冲击着不少人的安全感。
客观上,男童被恶犬咬伤的情况比较严重,腿部、脖子、眼睛周围都被咬伤,耳朵后面和脖子上有几个大牙印,身上有多处破皮的地方,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这基本可判定为Ⅲ级暴露在狂犬病暴露分级中属于最严重的一种。再加之年龄较小,这的确对诊疗的专业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或也增加了免疫失败的概率。但究竟原因如何,显然需要一个精准、严谨的科学结论。
按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Ⅲ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接种狂犬病疫苗。伤口处置应越早越好。也因此,男童在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后去世,是否与伤口处置不够彻底和规范有关,家属和公众的疑问的确需要得到严肃、科学的解答。并且,据南阳市疾控中心免疫科工作人员的说法,狂犬病病毒免疫失败非常罕见,那么越是罕见,就越需要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给出一个权威答案。这不仅关系到孩子家属的公正,也对社会进一步规范狂犬病暴露预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对公众来说,这也具有严肃的科普意义。很多人在面对此事所表现出的不安,并不只是说对狂犬病危害的认识又加深了,而更是指向对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必要性,产生了一定的疑问。所以,通过严谨、科学的调查,在医学角度对该起免疫失败案例给予专业、科学的剖析,让更多人树立对狂犬病疫苗的正确认识,防止因一次免疫失败事件就对及时接种狂犬疫苗的必要性产生动摇,这同样很重要。
事实上,关于诊疗过程的规范,此事中还有一个细节存在疑问。据孩子母亲表示,孩子被咬伤后紧急注射了狂犬病疫苗,但由于当地没有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且孩子伤势严重,当地医生建议到南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伤口处理,而赶到南阳市已经是晚上八九点,并且跑了两三个地方,不是没有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就是已经关门,最终他们找到了一家24小时犬伤处理预防接种综合门诊,在那儿清洗了伤口并注射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处理完之后已经是凌晨。为何当地大多没有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甚至处理不了伤口?这种情况正常吗?这种颇为波折的求诊过程,是否反映出当地狂犬病预防相关专业能力、药物等方面的不足?值得审视。
此事中,让很多人愤愤不平的还在于,事发已近一个月,虽然咬人的恶犬已被打死,但狗主人仍未找到。包括家属在内,全社会都有理由追问,这到底是无主犬,还是犬主人隐匿了?这般恶性事故又到底由谁来负责?据称,闯祸的犬种为哈士奇,一般看来,这类犬为无主犬的可能性比较低。目前,当地警方已就此案提级调查,希望在狗主人的排查上,能尽快有个答案。
总之,这起看似意外的悲剧中,还有太多的问号需要拉直。科学、公正地厘清这些疑问,是各方对一个幼小的因为无妄之灾而离去的生命该有的尊重。还因为,狂犬病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诊疗的规范和专业,养犬的文明程度,其实与每个人的安全都息息相关。
编辑:吴思责编:张松涛审核:冯飞
精彩推荐
RECOMMEND
热门评论
TOP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