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谁啊??

女性心理学 浏览量:0 | 2023-04-08 12:05
+关注
请问一下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谁啊?在<爱尬聊_百科词条>线等。。
AC丶瞩光 22小时前

登幽州台歌⑴   前⑵不见古人⑶,   后不见来者⑶。   念⑷天地之悠悠⑸,   独怆(chuang)然⑹而涕⑺下。[1]   读音分段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词语注释   ⑴幽州台:即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⑵前:向前看。   ⑶古人、来者: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指:燕昭王   ⑷念:想到。   (5)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6)怆然:悲伤的样子。怆(chuàng 创)然:凄伤的样子。   (7)涕:古时指眼泪,此指流泪。涕下:流眼泪作品译文   直译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   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意译   回头看看哪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也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我真是生不逢时啊。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作者简介   陈子昂 陈子昂   (659~700)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进士,官至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他论诗标榜汉魏风骨,反对齐梁绮靡文风,所作诗歌以三十八首《感遇诗》最为杰出,诗风质朴浑厚,受到杜甫、韩愈、元好问等后代诗人的高度评价。   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关心国事。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直言敢谏,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两次从军,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有较深的认识。公元698年(圣历元年),因父老解官回乡。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使之冤死狱中。他是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M36****4067 22小时前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唐)


左岸枫 22小时前

陈子昂


wzy0421 22小时前

陈子昂

(公元661~公元702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任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屡次上书谏诤。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政策而下狱。垂拱二年(686年),曾随左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一带。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圣历元年(698年),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沈亚之


小藤的画 22小时前

《登幽州台歌》是中国唐代诗人陈子昂所作的最为著名的古。这是一古伤今的生命悲歌。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作者抑郁已久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前不见古人⑵,   后不见⑶。   念天地之悠悠⑷,   独怆然而涕下⑸![


y630151855 22小时前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文章剩余50%

精彩推荐

RECOMMEND

热门评论

TOP COMMENTS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立即登录评论
分享到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