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的下一句是:可与语人无二三。出自南宋诗人方岳的《别才子令》。
《别子才子令》——宋朝.方岳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自识荆门子才甫,梦驰铁马战城南。
白话译文:
在日常生活中,不如人意的事十中常有八九,而可以向他诉说的人十中却无二三。
自己知道自己的才能,却没地方去发挥,只有在梦中感觉那种驰骋沙场的豪情。
精彩推荐
RECOMMEND
热门评论
TOP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