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今多比喻心甘情愿的落入别人的谋划。类似的故事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典故出自晋·苻朗《苻子·方外》,文载:“太公涓钓于隐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尝得一鱼。鲁连闻之,往而观其钓焉。太公涓跪石隐崖,不饵而钓,仰咏俛吟,及暮而释竿。”
歇后语“姜太公钓鱼”的下一句是“愿者上钩”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jiāng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典故出自晋·苻朗《苻子·方外》,文载:“太公涓钓于隐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尝得一鱼。鲁连闻之,往而观其钓焉。太公涓跪石隐崖,不饵而钓,仰咏俛吟,及暮而释竿"。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造句: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别人的圈套.
爱买不买,你管我标价多少呢?这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懂不?
我这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我就是带着楚楚在城里转转,若是有人上赶子送银子给我,我还能不要怎地?
当下各类广告冲击着人们的视觉,而有的商家却不做广告,真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太公钓鱼的歇后语是愿者上钩。
姜子牙钓鱼的方法很奇特:鱼竿短,鱼线长,用直钩,没鱼饵,钓竿不放进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一个叫武吉的樵夫来到河边,看到姜子牙用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像您这样钓鱼,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
姜子牙说:“你不知道个中缘由,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王与侯。”后来,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招揽人才,他断定年逾古稀的姜子牙是栋梁之才。
精彩推荐
RECOMMEND
热门评论
TOP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