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hui123#p#zyl
2022-03-29 10:33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仇人相见,分外眼睁、
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仇
[ chóu ]
深切的怨恨:~敌。~恨。~视。疾恶如~。同~敌忾(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 qiú ]
1.古同“逑”,匹配。
2.姓。
英文翻译
enemy, hate, hatred, enmity
M54****703
2022-03-29 10:43
怨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怨词詈语
【拼音】:yuàn cí lì yǔ
【解释】:抱怨与骂人的话语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四卷:“这老妪独居,谁人到此,亦有诗句?足见怨词詈语遍于人间矣!”
【语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怨府祸梯
【拼音】:yuàn fǔ huò tī
【解释】:怨府:众怨归聚的地方;祸梯:祸害的由来。指怨恨的集中点,祸害的根由。
【出处】:《史记·赵世家》:“毋为怨府,毋为祸梯。”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怨家债主
【拼音】:yuàn jiā zhài zhǔ
【解释】:怨家:仇人。佛教指与我有冤仇的人。
【出处】:《无量寿经》卷下:“怨家债主,焚漂劫夺。”
【示例】:业道受苦及~悉愿布施欢喜。 ★唐·孔思义《造像记》
【近义词】:冤家债主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仇人
怨旷思归
【拼音】:yuàn kuàng sī guī
【解释】:旷:久;怨旷:长期别离。长期别离,盼望早日还乡。
【出处】: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自出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
【示例】:留义募将士既久,咸~,或有辄去者,乃题邺城门。 ★《晋书·成都王颖传》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怨离惜别
【拼音】:yuàn lí xī bié
【解释】:怨:怨恨;惜:舍不得。依依恋恋不忍分手。常用于男女之间。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两下里怨离惜别,分外恩情,一言难尽。”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怨女旷夫
【拼音】:yuàn nǚ kuàng fū
【解释】:指没有配偶的成年男女。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内无怨女,外无旷无。”
【示例】:假若是~,买成了成双作对。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
【近义词】:旷夫怨女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未婚男女
怨气冲天
【拼音】:yuàn qì chōng tiān
【解释】:怨愤之气冲到天空。形容怨恨情绪极大。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六回:“员一见其尸,怨气冲天,手持九节铜鞭,鞭之三百,肉烂骨折。”
【示例】:其时百姓为贪官所逼,~,早已大众齐心,一呼百应。(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九回)
【近义词】:怒发冲冠
【反义词】:心平气和、泰然自若
【语法】:作谓语、宾语;形容人的情绪
怨气满腹
【拼音】:yuàn qì mǎn fù
【解释】:胸中充满了怨恨的情绪。形容怨愤之气极大。
【出处】:《后汉书·祭祀志上》:“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
【语法】: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怨入骨髓
【拼音】:yuàn rù gǔ suǐ
【解释】:恨到骨头里。形容怨恨到极点。
【出处】:《史记·秦本纪》:“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妇,令我君得自愉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
【示例】:锜僭侈诛求,六州之人~。 ★《新唐书·李绛传》
【近义词】:恨之入骨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十分怨恨
怨声满道
【拼音】:yuàn shēng mǎn dào
【解释】: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出处】:《后汉书·李固传》:“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近义词】:怨声载道、怨声盈路、怨声载路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极为不满
怨声盈路
【拼音】:yuàn shēng yíng lù
【解释】:盈: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出处】:《魏书·高肇传》:“肇既当衡轴,每事任己,本无学识,动违礼度,好改先朝旧制,出情妄作,减削封秩,抑黜勋人。由是怨声盈路矣。”
【示例】:百姓不堪需索,~。 ★蔡东藩《两晋演义》第四十八回
【近义词】:怨声载路、怨声载道、怨声满道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极为不满
怨声载道
【拼音】:yuàn shēng zài dào
【解释】:载:充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出处】:《诗比·大雅·生民》:“实覃实訏,厥声载路。”《后汉书·李固传》:“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示例】:凡有些余利的,一概入了官中,那时里外~,岂不失了你们这样人家的大体?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近义词】:民怨沸腾、天怒人怨、怨天忧人
【反义词】:口碑载道、有口皆碑
【歇后语】:公路上叫苦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极为不满
怨声载路
【拼音】:yuàn shēng zài lù
【解释】:载:充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出处】:《诗经·大雅·生民》:“实覃实訏,厥声载路。”《后汉书·李固传》:“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示例】:州县征输,星火逼迫,或谋计靡所,或鬻卖以充,~,和气未洽。 ★《旧唐书·张廷珪传》
【近义词】:怨声载道、怨声盈路、载道怨声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极为不满
怨天忧人
【拼音】:yuàn tiān yóu rén
【解释】:怨:怨恨;天:命运;忧:怨:怨恨;天:命运;忧:责怪。怨恨天命,责怪别人。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示例】:要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不要~。
【近义词】:民怨沸腾、怨声载道、天怒人怨
【反义词】:任劳任怨、自怨自艾
【语法】:作主语、谓语、定语;指抱怨
怨天尤人
【拼音】:yuàn tiān yóu rén
【解释】: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示例】:便是那愤懑不平之气,放诞无忌惮之言,心中口中,~个不了。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六回
【近义词】:怨天忧人
【反义词】:任劳任怨、自怨自艾
【语法】:作主语、谓语、定语;指抱怨
怨天怨地
【拼音】:yuàn tiān yuàn dì
【解释】:抱怨天又抱怨地。形容埋怨不休。
【出处】: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到今日,悔,悔,悔。也是我前世前缘,自作自受,怨天怨地。”
【示例】:逢我们使他们一使儿,就~的。你说说可有良心?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
【近义词】:怨天尤人
【反义词】:引咎自责
【语法】:作谓语;指埋怨
怨怨哀哀
【拼音】:yuàn yuàn āi āi
【解释】:形容哀怨的样子。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空教我闷转加、愁无奈,只落得哭哭啼啼、怨怨哀哀。”
【示例】:没来由~,我这里七林林转过庭槐,慢腾腾行过厅阶,孤椿椿靠定明亮隔。 ★元·马致远《黄梁梦》第二折
怨怨焦焦
【拼音】:yuàn yuàn jiāo jiāo
【解释】:哀怨焦急的样子。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呀!见孩儿卧血泊,那一个哭哭号号,这一个怨怨焦焦,连我也战战摇摇,直恁般歹做作,只除是没大道。”
魔之左手#p#独醉是一只狗
2022-03-29 10:52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红装素裹 --> 裹足不前 --> 前仰后合 --> 合二为一 --> 一锤定音 --> 音容宛在 --> 在所不惜--> 惜玉怜香 --> 香草美人 --> 人命危浅 --> 浅尝辄止 --> 止暴禁非 --> 非同寻常 --> 常年累月 --> 月晕而风 --> 风风雨雨 --> 雨打风吹 --> 吹灰之力 --> 力倍功半 --> 半筹莫展 --> 展翅高飞 -->飞黄腾达-->达地知根 --> 根深蒂固 --> 固执己见 --> 见风是雨 --> 雨打风吹 --> 吹灰之力 --> 力倍功半 --> 半筹莫展 --> 展翅高飞 --> 飞蛾扑火 --> 火耕流种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豆蔻年华 --> 华冠丽服 --> 服服贴贴
冬季卐寒
2022-03-29 10:52
亲密无间、亲疏贵贱、亲眼所见、亲力亲为、亲痛仇快
1、亲密无间
意思是:关系亲密,没有隔阂。间:缝隙。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出自:《汉书·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释义:萧望之所以担任将相,是借助老师的恩惠,可以说是关系亲密,没有隔阂。至于计谋泄露间隙开,被谗邪小人陷害的,最后是亲信宦官所谋害,悲哀啊!
2、亲疏贵贱
意思是:亲密、疏远、富贵、贫贱的种种关系。形容地位和关系不同的众人。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予乐。”
释义:使得亲密、疏远、富贵、贫贱,年长,幼小,男女的都是快乐。
3、亲眼所见
意思是: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
4、亲力亲为
意思是:亲自(直接)参与,不由别人来代替。这个亲指亲自(如“事必躬亲”),即自己直接参与,如“亲自决策、亲力推动”。不是“不依靠别人的帮忙”,没有排除他人是否帮忙,而是“不由别人来代替”。
5、亲痛仇快
意思是:使自己人痛心,使敌人高兴。
出自:汉·朱浮《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释义:作事不要让自己亲近的人感到痛心,敌对者感到高兴。
人的贪念有可怕
2022-03-29 10:52
一、厚古薄今 [ hòu gǔ bó jīn ]
1. 【解释】:厚:推崇,重视;薄:轻视,怠慢。推崇古代的,轻视现代的。多用于学术研究方面。
2. 【出自】:《庄子·外物》:“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
3. 【示例】:~,是剥削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不许人民进步的手法。 ◎谢觉哉《小谈今古》
二、慕古薄今 [ mù gǔ bó jīn ]
1. 【解释】:慕:羡慕,仰慕;薄:轻薄。指厚古薄今。
2. 【出自】: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音律》:“贵远贱近,慕古薄今,天下之通情也。”
3.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三、继古开今 [ jì gǔ kāi jīn ]
1. 【解释】:指继往开来。
2. 【出自】: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先生如离开北平,亦大可惜,因北平究为文化旧都,继古开今之事,尚大有可为者在也。”
3.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分句;同“继往开来”
四、谈古论今 [ tán gǔ lùn jīn ]
1. 【解释】:从古到今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2. 【出自】:元·张可久《端正好·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3. 【示例】:连知识也说不上,哪里还有资格~。 ◎巴金《谈我的散文》
五、亘古通今 [ gèn gǔ tōng jīn ]
1. 【解释】:亘:横贯;通:贯通。指从古到今。
2. 【出自】:南朝·宋·鲍照《河清颂》:“亘古通今,明鲜晦多。”
360U3190613550
2022-03-29 10:53
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成语】: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拼音】:chóu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míng
【解释】: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六十八回
仇人相见,分外眼睁
【成语】:仇人相见,分外眼睁
【拼音】:chóu rén xiāng jiàn ,fèn wài yǎn zhēng
【解释】: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出处】:《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成语】: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拼音】:chóu rén xiāng jiàn ,fèn wài míng bai
【解释】: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出处】:元·李致远《还牢末》第四折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成语】: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拼音】:chóu rén jiàn miàn ,fèn wài yǎn hóng
【解释】: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出处】:赖传珠《模范红五团的新荣誉》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成语】: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拼音】:chóu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hóng
【解释】: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出处】:元·李政远《还牢末》第一折
满意请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