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详解: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用典,点化,双关,互文,同感,反复。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作用是揭示文章中心,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文学的(句子)感染力。进一步增强联想;创造文章的氛围。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7、对偶:对偶,指的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最经典的就是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于对偶的判断,一个在于句式一个在于情感。句式要相似,情感要相同。
8、借代:指的是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一般分为用部分代替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可能有同学认为,比喻和借代有些相似,的确,没有经过系统分析的话,比喻和借代是有些相似,但是经过分析的话,比喻和借代却是很好分辨的。比喻中出现的两种事物或景物是没有关系的,而借代里出现的两种事物或景物,却存在着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角”字开头的成语有:
角户分门
读音:[jiǎo hù fēn mén]
出处:《明史·华允诚传》:“四海渐成土崩瓦解之形,诸臣但有角户分门之念。”
释义:指分立门户,比喻结党营私。
角巾东路
读音:[jiǎo jīn dōng lù]
出处:《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
释义:意指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角立杰出
读音:[jiao li jie chu]
释义:指卓然特立,超过一般。
角巾私第
读音:[jiǎo jīn sī dì]
出处:《晋书·王濬传》:“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之事。”
释义:角巾:古时隐士常戴的一种有棱角的头巾;私第:私人住宅。脱掉官服,戴上头巾,居住在私宅。指闲居不仕。
角(jiǎo,jué)
[ jiǎo ] 1.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鹿~。犄~。~质。 2.形状像角的:菱~。皂~。 3.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在中国山东省)。 4.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度。~钢。~尺。 5.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落。 6.额骨(俗称“额角”)。 7.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 8.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号~。 9.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酒来”。 10.中国货币单位。 11.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2.量词。
[ jué ] 1.古代酒器,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2.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人物:~色。名~。 3.较量,竞争:~力。~斗。~逐。 4.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 5.姓。
有:角立杰出、角巾私第、角力中原、角户分门、角巾东路
角立杰出[ jiǎo lì jié chū ]
指卓然特立,超过一般。
造句: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岂得同年而语矣。
角巾私第 [ jiǎo jīn sī dì ]
角巾:古时隐士常戴的一种有棱角的头巾;私第:私人住宅。脱掉官服,戴上头巾,居住在私宅。指闲居不仕。
出处:《晋书·王濬传》:“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之事。”
角力中原[ jué lì zhōng yuán ]
角:较量。在中原角逐、较量。比喻以武力争雄天下。
出处:《三国志·吴志·华覈传》:“今当角力中原,以害强弱。”
角户分门[ jiǎo hù fēn mén ]
指分立门户,比喻结党营私。
出处:《明史·华允诚传》:“四海渐成土崩瓦解之形,诸臣但有角户分门之念。”
角巾东路[ jiǎo jīn dōng lù ]
意指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出处:《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
精彩推荐
RECOMMEND
热门评论
TOP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