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国府上房里有一幅劝学的字画
贾宝玉跟着贾母到宁国府里赏梅花,在宁国府为贾宝玉准备休息的上房里,看到了一幅《燃藜图》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对联。
2.在秦可卿的卧室里,贾宝玉看到是墙壁上挂的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
按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后来大诗人苏东坡据此写了一首《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唐伯虎则据此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第十七回,写怡红院题匾额,一客日“祟光泛彩”;第十八回,宝玉《怡红快绿》一诗中,有句日“红妆夜未眠”;第六十三回,湘云诗签日”只恐夜深花睡去”,以及第六十二回关于湘云醉眠芍药荫的整段描写,与唐伯虎的这幅《海棠春睡图》都有渊源。
《海棠春睡图》配了对联“嫩塞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这幅对联是《海棠春睡图》的拓展和延伸,读起来让人怦然心动,让人能清晰地感受到初春韵致。
3.贾探春房间里挂着一幅名贵的字画
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大家跟着贾母到贾探春房间休息时,看到贾探春住所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
写的是明代曹雪芹所作的《红楼梦》中的人物贾宝玉。
出自原著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原文节选如下: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精彩推荐
RECOMMEND
热门评论
TOP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