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新年伊始,专家们又出来“过一辈子”了。某公募基金副总经理邓博士近日围绕年轻人抱怨收入低不敢消费的言论引起热议。邓医生认为,现在很多年轻人真的很不光彩。没钱花的时候,觉得父母给的太少,觉得企业老板给的工资太低,却很少反思自己是不是能力不够。比如因为我的专业素质和个人能力水平不够,所以工资这么低。他还说,其实对于中国的很多年轻人来说,在同一点上生活在泰国或者越南,人的能力可能只有工资的一半。
专家的言外之意是,中国年轻人工资不低,工资低也是自身原因,而且比低的多。事实上,它们很高。无独有偶,早前有专家建议,年轻人不要为了钱而择业,毕业生不要考虑能挣多少钱。而是应该在30岁之前的这个阶段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去。工资足够满足生活基本需求,工作要结合自己的爱好。专家的这些言论,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为什么不吃肉末”的味道?
近年来,“专家”这个词逐渐被反智能化,被污名化,背后是有原因的。虽然大部分专家都是一路奋斗过来的,但是在身居今天的高位之后,往往会选择性的忘记过去的艰辛,所以无法与观众感同身受,也懒得去感同身受。
在上面的例子中,原因很简单。同样的工作,泰国或者越南的年轻人可能确实可以拿一半的工资做,但是泰国和越南的物价和消费水平,尤其是房价,显然有很大的不同。等价置换后,即使泰国和越南的年轻人只拿到一半工资,也可能相当于中国的年轻人拿到了高薪。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不能因为年轻人抱怨几句就随便比较,批评别人矫情。
至于工作选择,哪个毕业生不想把工作和爱好结合起来,不用为衣食住行发愁。有选择吗?工作是残酷的,大多数人只能被动选择,尤其是在初入职场的阶段,兴趣爱好和体面的收入哪个更重要。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父母的期望和生活中的各种开销可谓实实在在,必须习惯在压力下努力。年轻人的难处显而易见,这种情况相信经历过的人都有体会。
年轻人能力不够的问题。薪资当然是最直接的体现,但问题是大家都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即使年轻人有足够的能力,也没有多少企业能像华为一样支付天价薪酬选拔优秀人才。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的逻辑决定的。就算是名校毕业,也要经历市场的洗礼。现实中,一些原本期望值较高的年轻人,只能<爱尬聊_生活百科>在薪水较低的行业里“打滚”。
虽然我们经常听说外卖、快递、保姆家政等行业的人月入过万,但无论是官方数据还是第三方统计,月入过万甚至八千的早已超越全国各地区平均水平。月薪5000看似不高,但早就有人提醒,这个数字在14亿人中已经是中上游了,这是社会发展阶段决定的。每个人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所以把工资低简单归咎于个人能力显然有失偏颇。
类似的新闻多了,年轻人也淡定了,都觉得专家的建议“真好”,下次就不建议了。直言不讳的专家和愤怒的年轻人,“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的外在感觉并非无法改变。年轻人可以是火焰。相信依靠个人的不懈努力,会实现个人薪资和水平的向上突破,尤其不会让自己因为一时的困境而陷入读书无用论的误区。另一方面,韩的专家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帮助年轻人,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的困难不容忽视。从这个角度来看,上述专家已经把重心倒过来了,盯着年轻人苛求,忘记了年轻时的委屈和抱怨。
精彩推荐
RECOMMEND
热门评论
TOP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