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资料图
本报讯,本报从中国儿童中心获悉,在日前举行的2022中国儿童发展论坛上,中国儿童中心科研部主任、研究员朱晓渔公布了“贫困地区农村儿童家庭家风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贫困地区农村儿童家庭规模以4-6人为主,物质生活基本有保障;“父亲养育”模式较为普遍;家长普遍期望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希望孩子将来在城市从事稳定的工作。
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整体和谐。
朱晓渔介绍,这项调查由中国儿童中心和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于去年9月至10月在中国8个省的10个县进行。有效调查样本涵盖1,626个家庭。
调查显示,贫困地区农村儿童家庭规模以4-6人为主,物质生活基本有保障。受访家庭的平均家庭规模为5.11人。
这些家庭夫妻关系和谐,亲子关系整体融洽,亲子共处时间相对充足。贫困地区农村儿童夫妻关系总体评价得分为4.34分,受访家庭夫妻关系总体和谐。
同时,调查显示,“亲子教育”模式较为普遍,58.9%的家庭子女生活和教育费用由父亲承担;在65%的家庭中,母亲负责教育孩子。
家长们普遍希望孩子将来在城市有一份稳定的职业。
在教育方面,调查显示,贫困地区农村孩子家庭的家长普遍期望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希望孩子将来在城市从事稳定的工作。近八成家长希望孩子在机关事业单位从事稳定工作。
同时,家长对所有教育维度的关注度总体上是平衡的。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安全自我保健教育、社会教育、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和美育。家长对学龄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智育、生活劳动教育、身体素质训练与体育、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素养与美育。
调查还显示,这些家庭的家庭教育管理方式更加积极、严格,亲子沟通能力普遍良好。在五种事情上与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总体是好的,家长对学龄儿童的管理也比较严格。父母胜任力数据显示,父母养育孩子的幸福感和胜任力较强,家校沟通顺畅。
7岁和10岁儿童近视率低于全国同年龄段水平。
在家风方面,调查显示,贫困地区农村受访儿童家庭对家风传承的意义评价较高,家风受到广泛重视。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的优秀传统家风得到了广泛传承。言传身教仍然是传承家族传统最重要的方式。67%的家庭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传承家风,31.6%的家庭通过家规家训传承家风。其他有形载体,包括族谱、家书、石刻、传记等,很少使用。 <爱尬聊_百科知识大全>
至于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发展问题,调查显示,受访儿童的健康和发展状况相对较好。与全国儿童身高体重发育常模相比,贫困地区儿童身高体重处于标准状态,发育良好。7岁和10岁儿童近视率低于全国同年龄段整体水平。
此外,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五项行政法规的要求,受访儿童的时间分配基本合理。例如,“小学生每天应该睡10个小时”要求
精彩推荐
RECOMMEND
热门评论
TOP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