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中山出版
全国商报消息,返乡潮来了。当很多省份还在忙着出海抢单的时候,各大劳动密集型省份已经提前打响了招工的“第一枪”。
12月19日,广东省首批招聘团从中山出发,前往广西跨省“抢人”,进行新一年的就业对接。
这只是开始。据当地媒体报道,为保障数万家企业稳定生产,从12月19日至2023年3月底,广东省与我市将携手与省外重点劳务输出省份开展线下对接、线上对接、人社部门对接、校企对接、人力资源代理对接、共享就业对接、服务专员对接。
此前,浙江义乌、绍兴等地也在12月初推出过年“大礼包”,帮助他们在春节前后在岗。21日,湖州还出台了稳定生产奖励、员工复工补贴等硬核政策,支持企业保持工作岗位稳定、持续工作。
与返乡潮背道而驰的“抢人”和留人趋势背后,有一个趋势不容忽视:在吸纳了全国一半以上农民工的东部地区,农民工总数从2015年的16439万人减少到2021年的15438万人,短短6年间减少了1000万人。仅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过去四年人口就减少了500多万。
跨省“抢人”
临近年底,是冲刺全年,为明年打好“预防针”的窗口期。经济大省可谓动作频频。
以广东为例。11月14日起,69家广东企业的160人包机赴新加坡参加2022年亚太美博会,12月17日,140多家企业的270名外商包机赴阿联酋迪拜参加第十三届中博会.据统计,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平均每周有一个企业展团外出,横跨欧洲和东南亚。
专机出海“抢单”的另一边,出省“抢人”的专车已经开走了。
图片:央视截图
12月19日,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全国率先启动“反向招聘”,组织10家重点企业和人力资源机构赴劳务输出大省广西贺州、贵港进行对接招聘。
公开资料显示,广西是中山最大的劳动力输入地,在中山的工人超过80万人。这次中山不仅提供了4500多个岗位,还安排企业与广西贺州职业技术学院对接,推进校企共育,培养和引进人才。节后将开展专车接送服务,推出“招聘及人才引进大礼包”,让招聘及人才引进效果更精准。
当地媒体称,农民工返乡正达到高峰,广东已主动开展跨省就业对接。这次“扭转”行动,既是解决“招工难”、杜绝“用工荒”的未雨绸缪,也是一个经济大省稳定全国就业形势的责任所在。
与出去“抢人”不同,有些地方是想“留人”。
比如,之前率先在海上“抢单”的浙江,正在通过一系列措施,留下来过年。
12月9日,绍兴召开2023年“抢开局、稳增长”十二项措施新闻发布会,明确实施2023年“抢开局、稳增长”十二项措施。其中,绍兴在稳定就业岗位方面出台了十项措施,包括一次性发放价值800元的“新绍兴人”代金券、“新年邮到家”温馨大礼包等。此外,政府鼓励企业通过发放红包吸引员工留在绍兴过年
此外,浙江多地也出台了针对春节期间“不打烊”企业的奖励措施。如义乌提出,春节期间连续生产的正规工业企业,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且同比增长的,每家企业奖励10万元;台州出台政策,对2022年产值超亿元的制造业企业,2023年首月达到用电量指标的,一次性奖励5万元。
加速回流
春节前后,随着大量农民工返乡过年,劳动力输入大省往往面临企业用工成本上升、阶段性用工短缺等问题。其中,珠三角、长三角等“用工大户”尤为突出。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21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9251万人,其中东部地区就业15438万人,占比52.78%。进一步说,江苏、浙江、上海、珠三角分别有5339万农民工,4219万农民工。
图片来源:新华社
广东作为全国农民工第一大省,共有农民工4200万人,其中外省农民工2300万人,约占全国跨省农民工总数的32.3%。广东其他省份脱贫412.1万人,占东部地区8省工作规模的43.8%。
这组数字足以说明保障农民工稳定就业,保障企业用工的重要性。与往年相比,今年“抢人”、留人更早、力度更大的背后,有着与以往不同的特殊性。
指出疫情和服务业下滑趋势正在加速新一轮农民工回流。
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发布会上指出,今年以来,受疫情蔓延等因素影响,城市部分行业特别是接触性服务业用工需求下降,部分农民工返乡就业。另一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返乡农民<爱尬聊_健康养生>工本地就业率达到90.7%。
对此,一些地方公布的数据也得到了证实。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返乡农民工72万人,比一季度末增加3万人,增长4.3%;今年10月,河南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全省新增返乡创业人员137万人,带动就业900多万人。
对于劳动力输入地区来说,这也意味着保住工作越来越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不难理解,各地都在争先恐后地“抢人”和留人。
长期来看,珠三角、长三角等劳动力需求大的东部地区,“招工难”问题仍将持续。
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公布的农民工调查报告,近10年来,我国农民工总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其中,农民工占比持续下降,从2010年的63.31%下降到2021年的58.71%。
分地区看,2016年至2021年,吸纳全国一半以上农民工的京津冀、江浙沪、珠三角等东部地区,农民工总量从1.596亿人减少到15438万人,占比从56.65%下降到52.78%。其中,珠三角地区外来务工人员从2017年的4722万人减少到2021年的4219万人,四年减少500多万人。
机遇和挑战
经济学家、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前主任李铁认为,农民工从疫情中返乡的现象不是一个长期趋势,而是上个世纪90年代做出的一个暂时选择
“从外地返乡的乡亲,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欢迎你回来。”近日,湖南张家界桑植县委副书记、县长梁高武大声疾呼,欢迎在外打工的游子回家过年。该视频迅速在网上走红,桑植县成为网友口中的“有温度的家乡”。
公开报道显示,桑植县作为湖南省15个乡村振兴重点扶持县之一,也是传统劳务输出大县,每年外出务工人数超过10万人。去年2月20日,张家界首趟农民工返乡专列从桑植高铁站出发前往广东省,载着全县23个乡镇的635名农民工。
图片来源:新华社
同样是劳务输出大省的贵州,给的是“真金白银”的大补贴。
根据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今年6月发布的《关于做好新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一次性补贴兑现工作的通知》:
自2022年起,对新吸纳稳定就业半年以上的省外农民工、与返乡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并缴纳社会保险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政策执行至2023年6月30日。
正如中国劳动学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杨志明所说,新增农民工数量有限,拥有数字技能的农民工发展迅速,这使得农民工成为技术工人的主体,农民工将成为宝贵的人力资源。
对于上述地区而言,关键在于他们在返乡和留在家乡后,能否真正留住并实现稳定就业。
近日,人社部、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在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方面,加快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和业态;依托县级农副产品、文化旅游等资源,积极开发适合农村留守人员特点和需求的就业岗位。
可以看到,近年来,大型制造企业的生产基地,包括富士康、比亚迪、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正在从沿海地区向河南、四川等中西部劳务输出地区转移。该行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无疑会给当地农民工带来可观的就业机会。
精彩推荐
RECOMMEND
热门评论
TOP COMMENTS